今天是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关键词:

一门课打磨十遍以上?兴趣岛凭"十大工序”获国家级质量认证

 时间:2025-11-14 14:37:34来源: 责任编辑:

兴趣岛此次荣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全国质量月质量诚信倡议企业”与“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品牌”双项认证,源于其在银发兴趣教育领域对师资筛选、课程研发及服务体系的全链条质量把控。根据协会公示,该认证聚焦企业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用户服务反馈和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准入标准严苛——而兴趣岛的在线课程在近三年各级质量抽检中均合格,充分满足要求。当行业仍在探索如何定义“高质量”的银发教育时,兴趣岛的实践是否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答案?

广东银龄产业研究院院长洪文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这几年,随着新兴一代“活力老人”增多,不少新玩家正跨界进入老年兴趣教育赛道。而一些机构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也导致行业的确存在一些乱象。这需要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监管,同时有赖于行业自律,产业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兴趣岛获奖证书,受访者供图

与许多在线教育平台强调“快速迭代”“敏捷上线”不同,兴趣岛在课程开发上选择了一条更慢、更重的路径。记者了解到,其内部已形成一套覆盖从用户洞察到持续优化的完整打磨链条:项目启动前,团队会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深入调研乐龄学员的真实需求;随后组织教研会议搭建知识框架,并严格匹配具备专业资质与教学经验的讲师;课程初稿完成后,需经过内部研讨、小范围用户试学、反馈收集、内容验证等多个环节反复推敲;即便正式上线,仍会通过学员回访、社群互动等方式持续收集意见,推动课程动态优化。

本图拍摄于兴趣岛声乐课程内测打磨期间,由受访者授权提供。

“这不是简单的‘做课’,而是在设计一种可被普通人掌握的生活方式。”一位曾参与课程评审的教育观察者指出,“很多平台把课程当成一次性产品,但兴趣岛把它当作需要长期陪伴的服务。比如一个太极动作,不仅要教怎么做,还要说明呼吸节奏、关节保护、常见误区——这些细节恰恰是中老年用户能否安全坚持的关键。”

以2025年上线的声乐课为例,兴趣岛课程研发团队组织三轮用户小组测试,针对语速、示范清晰度、伴奏节奏等细节反复调整。这一打磨过程不仅提升了单门课程的体验,更带动了整个事业部服务质量的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该事业部平均完课率达到82.27%,投诉率低至0.07%——这两项指标在在线教育领域,尤其是在面向乐龄用户的细分赛道中,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银发学员不是‘低配版’年轻人,他们的学习需要更清晰的步骤、更慢的节奏、更强的陪伴。”一位课程设计师坦言,“快出课容易,但做出真正‘能学会’的课,必须慢下来。”

兴趣岛“十道打磨工序”包含学员回访环节,持续收集用户反馈,受访者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打磨机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三师协同”服务体系、高淘汰率的助教培训等环节紧密咬合,共同构成从前端内容到后端服务的质量闭环。正是这种全链路的品控意识,使其在各级质量监督抽查中持续保持合格,并最终获得国家级机构的认可。

在此背景下,兴趣岛的实践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路径。2025年10月,平台同步揭牌成立“兴趣生活研究院”,旨在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深入研究乐龄人群的兴趣行为与生活方式,推动兴趣教育从经验驱动走向科学化、系统化。

今年10月,兴趣岛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朱峻修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他提到,老年人群的兴趣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个行业性核心命题:缺乏公认的服务标准。“一旦(服务)不容易标准化,又有巨大的需求时,就很容易滋生一些不良现象。”他认为,拥有正确的使命和愿景,对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或者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在老龄化加速与精神文化需求升级的双重背景下,如何定义一门“好课”?兴趣岛的答案或许正在于:不在于讲得多深,而在于是否真的让人“学得会、用得上、愿意坚持”。而这,恰恰是质量最朴素的本义。


 

最新图片

新华咨询 新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