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关键词:

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双认证,兴趣岛首创"三师模式”定义在线兴趣学习新模式

 时间:2025-11-24 14:37:05来源: 责任编辑:

2025年10月,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26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国“质量月”活动中,广州兴趣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趣岛”)荣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颁发的“全国质量月质量诚信倡议企业”与“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品牌”双项权威认证。这一国家级认可,不仅基于其近三年课程与服务在各级质量监督抽查中100%合格的表现,更关键的是——兴趣岛以行业首创的“三师模式”,构建了以学习效果为核心的全链路服务质量体系,为银发兴趣教育树立了可验证、可复制的高质量范本。

兴趣岛获奖证书,受访者供图

首创“三师模式”,形成“教—评—答”三位一体服务闭环

过去,在线兴趣学习普遍依赖“名师光环”作为核心卖点:邀请行业大咖、网红讲师站台授课,强调头衔与流量,却忽视了用户真实的学习困境。尤其在中老年群体中,“一听就会,一练就废”“学完即弃”成为常态。课程同质化、服务缺位、完课率低迷等问题日益凸显,暴露出单向内容输出模式的局限性。

面对这一行业困局,兴趣岛率先跳出“唯名师论”,于业内首创“三师协同”服务模式——每位学员均由三位专业角色共同服务:名师负责系统授课,传递专业内容;助教针对作业与练习进行一对一细致点评;班主任则及时答疑解惑、跟进学习状态,提供情感支持与进度陪伴。三人协同,围绕同一学员形成“教—评—答”三位一体的服务闭环,真正实现“有人教、有人评、有人管”。

兴趣岛开放日线下活动中,助教及班主任全程协同陪伴用户

记者调研发现,兴趣岛在师资筛选上建立了远超行业常规的标准:讲师须具备10年以上从业经验、持有国家级或权威协会认证资质、积累超过1000个真实教学案例,并拥有长期追随的学员群体。更重要的是,他们需怀有“尊老、适老”的教育情怀,愿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普惠内容。

目前,兴趣到的三师团队均为行业顶尖代表:如中央民族乐团女中音歌唱家宋伶俐、武当太极传人李在峰、中国摄影家协会专栏作者潘庆华等,确保课程内核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助教团队经过严格培训与高淘汰筛选,专注实操反馈,近一个月内单日最高点评学员打卡达671次;班主任则通过高频互动,单日与一位学员沟通记录多达221条,有效提升学习黏性与成就感。得益于此,兴趣岛用户年度平均完课率达84.8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课程打磨:十道工序的匠心之路

在三师模式下,兴趣岛的高完课率的背后,是系统化的课程研发体系作为支撑。平台采用独创的“十道工序”打磨流程,从需求调研、名师开发、内部评审,到多轮用户测试与持续迭代,每一步都力求精准。一门课程平均经历10次以上修改,部分课程甚至反复打磨数十遍。

以此前上线的声乐课为例,研发团队组织三轮用户测试,针对语速、示范清晰度、伴奏节奏等细节反复调优。这种“慢打磨”不仅提升了单课品质,也带动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该事业部平均完课率达82.27%,投诉率低至0.07%,在乐龄在线教育赛道中表现突出。

在教学转化方面,兴趣岛强调“高深知识轻量化”。例如摄影导师潘庆华将构图技巧提炼为“三步口诀+生活场景”,太极导师李在峰则在动作教学中融入“呼吸提示”与“关节保护说明”,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在追求速成与流量的当下,兴趣岛坚持以“慢逻辑”做教育,通过严选名师与系统打磨,真正实现“让学习既有效,又有温度”。

中央民族乐团女中音歌唱家宋伶俐课程研发现场,由受访者授权提供。

结语:

“在线教育的终点不是‘听完’,而是‘学会’。”兴趣岛创始人兼CEO朱峻修表示,“特别是中老年用户,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有温度的陪伴和可落地的效果保障。”

正是这套以严选名师严格磨课的产品质量、以“效果为先”的三师服务机制,让兴趣岛在师资流动性高、服务标准缺失的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个凭借系统性服务能力获得国家级质量双认证的银发兴趣教育平台。2025年10月,兴趣岛同步成立“兴趣生活研究院”,进一步推动服务模式从经验驱动走向科学化、标准化。

图片源自《南方+》客户端对兴趣生活研究院揭牌活动的报道

在人口老龄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今天,兴趣教育的竞争已从流量争夺转向服务深耕。兴趣岛的实践印证:真正的高质量,不在于请了多少名师,而在于是否能让普通用户真正“学得会、用得上、愿意坚持”。而这,正是“三师模式”赢得国家级认可的核心逻辑,也是在线兴趣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最新图片

新华咨询 新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