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artner发布2025年度全球《AI应用开发平台魔力象限》:凭借豆包大模型和火山方舟大模型服务平台 ,火山引擎领跑全球“挑战者”象限,在中国厂商中位居第一。此外,阿里云、腾讯云均入围挑战者象限。

图片来源:火山引擎官网
该报告基于“落地能力”(Ability to Excute) 和“战略完整性”(Completeness of Vision)两大维度,对全球AI应用开发平台供应商进行了全面评估。其中,在“落地能力”上,火山引擎位于全球第五、中国第一,这体现了在大模型的新技术范式下,火山引擎率先围绕AI应用开发的全流程,探索出了一整套AI云的最佳实践。
这是Gartner首次评估全球AI应用开发平台,意味着这一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开始分化。Gartner指出,AI应用开发平台提供了必要的工具集,企业开发者无需具备深厚的机器学习知识,即可借助该平台构建AI助手、Agent和多模态应用。其中,火山引擎在提供开发多模态应用的产品和服务上,综合实力全球第四。
对于开发AI应用来说,它背后的“大脑”够不够聪明、响应速度够不够快、工程化落地是否稳定,决定了用户是否能真正用起来、用得好。以豆包APP为例,更智能、更快更稳定的豆包大模型家族,让豆包APP更快、更聪明,也带来更多用户价值。
2023年以来,火山引擎先后推出大模型服务平台火山方舟和豆包大模型家族,持续以更强模型、更优性能、更易落地的优势,降低AI应用落地门槛,助力AI普惠。
截止2025年9月,豆包大模型日均处理30万亿Tokens,相比2024年5月首次推出豆包大模型时增长了253倍。在企业市场,IDC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大模型服务市场,火山引擎以49.2%的份额占比位居中国第一,中国公有云上每两个Tokens中有一个由火山引擎生产。
更强模型:豆包大模型家族,持续探索智能上限
AI应用开发,首先依赖于模型的智力水平,它决定AI应用的上限。
目前,豆包大模型家族拥有全模态、全尺寸,已涵盖:大语言模型、带有推理能力的视觉理解模型、图像创作模型、视频生成模型、语音模型、编程模型、3D生成模型和向量模型等,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豆包大模型正成为国内使用量最大、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大模型。
2025年,更强大的豆包大模型家族,进一步解锁了更多场景,在智能硬件、创意营销、内容创作、语音交互、AI编程等场景,广受企业和开发者采纳。

更优性能:当大模型跑在火山方舟上,多快好省
火山引擎持续优化豆包大模型性能,带来高质量的吞吐和延迟,让AI应用开发和运行稳定高效、成本更低。
通过全栈自研的推理引擎深度优化,火山方舟提供的大模型API,在吞吐、并发、首字延迟、平均延迟、资源保障、安全可信这些客户可感知指标上,均为行业领先。
通过持续技术降本和商业模式创新,火山引擎不断优化豆包大模型的成本,惠及更多企业和开发者。
2024年5月,豆包大模型首次对外提供企业服务,通过Infra重构,率先将行业每千Tokens大模型价格带入“厘时代”;
在最受欢迎的模型类别上,火山引擎也通过持续推出更多价格层级的模型产品,进一步提效。以豆包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 1.0为例,近期Seedance 1.0 pro fast上线,效果好的同时成本降低72%。
2025年1月,火山方舟推出了TPM保障包,精确到小时级的高优服务保障,让客户用最低成本获得最优质的服务体验;
2025年6月,火山引擎首创按“输入长度”区间定价的计费模式,进一步向开发者释放技术红利;
2025年10月,火山引擎推出“智能模型路由”,让开发者和企业可以在每一次模型调用中,精细化地自动平衡模型效果和价格;
此外,Cache缓存机制、Batch离线推理服务、独立模型单元等丰富的产品形态,也为客户多轮次对话、离线批量任务、独立部署计算等多样化技术场景提供了高性价比的技术方案。
更易落地:在火山方舟,让AI应用开发更低门槛
随着助手类应用、多模态应用逐渐迈向Agentic AI,火山方舟作为MaaS平台围绕“有好模型”到“用好模型”,推出了一系列框架、工具、产品,支撑AI应用更易落地。
2024年10月,火山引擎正式开源强化学习框架veRL,帮助扩展各种强化学习算法,当前已成为全球产业界和学术界最受欢迎的强化学习框架之一,加速Agent落地。
今年,随着上下文工程成为Agent应用落地的核心,火山方舟相继推出PromptPilot、Responses API、Viking记忆库等产品,帮助企业和开发者充分摸索模型能力边界、让AI应用系统具备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解决复杂Agent任务。
豆包大模型和火山方舟,正在千行百业助力千企万厂和广大开发者落地AI助手、多模态应用和复杂Agent:
